close
設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旨在鼓勵廣大科技工作者牢記使命責任,發揚我國科技界追求真理、服務國傢、造福人民的優良傳統,勇擔重任,勇攀高峰,當好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排頭兵
科博客創意旅店王智明技強國的重要儀式
昨天,全國8100萬科技工作者迎來自 己的節日———“全國科技工作者日”。經國務院批復同意,自2017年起,將每年5月30日設立為“全國科技工作者日”,並明確具體工作由中國科協、科技部商有關部門組織實施。“全國科技工作者日”首先是要培養形成全社會對科技工作者的尊重,是對科技工作者的人文關懷,為科技工作者點贊;是要激發全社會對科學技術的熱愛,加強科學普及;將凝聚起向科技強國進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強大科技力量。
在此之前,我國有三個行業性的節日,分別是護士節、教師節和記者節。為全國科技工作者設立一個行業的節日,
這在其他國傢並沒有先例,在強調以創新驅動發展、科技強國的目標下設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表明瞭黨和國傢對科技工作的高度重視。“全國科技工作者日”既是全國科技工作者的重大節日,是我國科技事業的隆重節日,更是國傢的重大節日,是科技強國的重要儀式。
設定5月30日為“全國科技工作者日”,是源於2016年5月30日在北京隆重召開的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習近平總書記到會並發表瞭重要講話,發出瞭向世界科技強國進軍的號召。“科技三會”在全社會引起瞭強烈的反響,樹立瞭我國科技發展史上一座新的裡程碑,標志著我國推進和實施科技強國戰略進入瞭一個新時代。以此為標志設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旨在鼓勵廣大科技工作者牢記使命責任,發揚我國科技界追求真理、服務國傢、造福人民的優良傳統,勇擔重任,勇攀高峰,當好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排頭兵。
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
科技是改變世界的力量,未來大國間競爭就是科技競爭。科技工作是人類文明進步不竭的動力源泉,當今世界,科技創新已經成為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支撐,成為社會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變革進步的強大引領。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那樣,誰牽住瞭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誰走好瞭科技創新這步先手棋,誰就能占領先機、贏得優勢。
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科技是國傢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從某種意義上說,科技王智明 老虎實力決定著世界政治經
濟力量對比的變化,也決定著各國各民族的前途命運。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進程中,中華民族創造瞭高度發達的文明,我們的先人們為世界貢獻瞭無數科技創新成果,對世界文明進步影響深遠、貢獻巨大,也使我國長期居於世界強國之列。鴉片戰爭之後,歷史也告訴我們,一個國傢是否強大不能單就經濟總量大小而定,一個民族是否強盛也不能單憑人口規模、領土幅員多寡而定。近代史上,我國落後挨打的根子之一就是科技落後。
百年沉寂之後,如今的中國,正在某些科技領域由“跟跑者”向“並行者”“領跑者”轉變。人們註意到,我國近期在科技領域的重大突破出現“井噴”態勢。今年4月27日、5月5日、5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接連發出三封賀電,分別祝賀我國天舟一號飛行任務圓滿成功、國產大飛機首飛成功、首次海域可燃冰試采成功。這一系列突破性的重大成就,振奮瞭中國。但中國人的腳步不會止步於此,而是向著更深、更遠、更高、更廣的領域邁進。
今天,我們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正走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路上,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而要實現這個目標,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強大的科技創新力量,我們必須堅定不移貫徹科教興國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定不移走科技強國之路。
人才是創新的核心要素
千秋基業,人才為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才是創新的根基,是創新的核心要素,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才驅動。充分調動科技工作者積極性創造性,始終是科技體制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設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能夠深度激發科技工作者創新活力和潛能,能夠增強全社會的科技意識和創新創造活力的目的,但還需要黨和政府、社會各界多方位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要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圍繞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需求,把增強科技工作者的獲得感作為重要導向和檢驗標準,持續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構建有利於激發廣大科技工作者創新創業潛能和活力的制度體系。
要按照人才成長規律改進人才培養機制,在培養和擁有一大批創新型青年人才上“不拘一格降人才”。我國要在科技創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必須在創新實踐中發現人才、在創新活動中培育人才、在創新事業中凝聚人才,必須大力培養造就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創新型旅館王智明科技人才。
要以設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為契機,在隆重的科技強國儀式中,讓全社會尊重科技,尊重從事科技工作的科學研究人員、工程技術人員、農業技術人員、衛生技術人員和教學人員等科技工作者,形成國傢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
(作者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責任編輯:武曉娟)
全站熱搜